“赶订单,早上7点半就到公司了。”2月5日,新春上班第一天,位于瑞安的瑞立集团下属企业浙江瑞立空压装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技术工人王一凡熟练地为汽车零部件的油底壳放上螺丝,借助设备将其稳稳固定。
王一凡说:“今天是车间全员上班的第一天,为了赶订单,大家都鼓足了干劲。近期我们要从7时30分工作到21时10分,虽然辛苦,但看到每条生产线日均能完成150台的产量,觉得一切付出都很值得。”眼下,该公司装配车间61人已全部到岗。实际上,为了赶生产进度,该车间包括王一凡在内的30多名员工在春节期间坚持到岗生产。
在这繁忙生产线的背后,是瑞立集团强劲的发展动力。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猛崛起,新能源空压机订单纷至沓来,产能规模也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张。2024年,公司产量同比实现翻番,而今年有望再度突破,预期产量将再次翻番,总产量将超过20万台。
新能源汽车作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核心方向,也是我国汽车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而新能源电动空压机,作为新能源商用车的核心关键部件,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整车的制动安全与性能表现,可谓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瑞立集团的新能源电动空压机凭借卓越的技术和性能,于2020年荣获“浙江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称号,并斩获中国专利优秀奖、浙江省专利金奖、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多项殊荣,成为行业内的标杆产品。
“从去年底开始,我们陆续投入数千万元,将新增3条基础生产线,届时总生产线将达到7条。这些新增生产线在局部共性和关键工序上,配备了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不仅大幅提升了产能,还进一步保障了产品质量,实现了局部生产过程的可追溯。”在车间里,瑞立集团总工李传武指着一台崭新的设备介绍说。
新能源电动空压机是李传武带领团队精心研发的成果,他们在与各主机厂同步研发的过程中,创造了多项全球纪录。中联重科研制的全球首台纯电动汽车起重机、三一重工研制的全球首台实现无人驾驶的电动混凝土搅拌车、中车株洲所研制的全球首列虚拟轨道列车,均搭载了瑞立集团的电动空压机。
早在2010年,瑞立集团就提前布局新能源关键部件领域,如电动空压机、电子制动系统(EBS)等。当年,瑞立集团第一台新能源活塞式电动空压机成功下线,填补了国内外该领域的技术空白,随后便在该赛道上一路飞驰,抢占市场先机。如今,瑞立集团的新能源电动空压机在细分领域已占据全国约50%的市场份额,在全球市场也稳居领先地位。
当天9时许,车间里出现了温馨的一幕。瑞立集团董事长张晓平带队,前来慰问新年上岗的员工。“去年大家做得很好,新的一年,我们站在了更高的起点,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再创佳绩。”张晓平说。
跟随张晓平一行的脚步,记者看到瑞立集团其他板块的生产车间同样秩序井然,企业员工到岗率已达95%,共同为一季度“开门红”贡献自己的力量。